先把结论摆在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让车内物理按键消失的构想不切实际,不过,只要HMI到位,大屏虚拟按键完全有实力接管一切。
当时,以奔驰为代表的豪华品牌不但可以在中控部分整合进电话和CD等诸多功能,同时按键的阻尼等也做得恰到好处。
以特斯拉为例,仅通过单一的屏幕触控不仅仅可以和智能手机的操控逻辑无缝切换,还能吸引很多年轻消费者为其买单。
表面上看,这个尾门开启很实用,但实际上,由于没有结合用车场景,这个按键会带来误操作的隐患,于是便会发生不需要开启尾门的时候,尾门被开启了。
如果是以虚拟按键的形式集成到大屏里面去,再在HMI设计中考量一些尾门开启的使用场景,那必然会更为方便。
因此,通过单一的大屏进行触控交互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能降低故障率和后续维修的麻烦。
比如目前有的新势力车企已能通过单一的手势操作,实现驾驶过程中的盲操;
还有一部分车企,通过引入语音助手的方式,通过语音交互,绕开无法盲操的局限。
还有的厂商直接通过加装传感器的方式,将一些操作直接交给车辆后台,无需通过驾驶者即可自动实现。
不过,这些优秀的设计细节和人机交互,都需要经过大量的验证淘汰才能最终实现。
或许只有借助科学技术进步,将一些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进行兼容下放,使得汽车也具备高阶的智能化,才能最终解决当前人机交互存在的一些不足。
特别是在诸多优秀的人机交互设计下,一个个未来化、智能化的座舱已经逐渐变成现实。
结束语:未来的智能化时代,人类对于车辆的控制必然会慢慢的少,干掉物理按键仅只是第一步。在未来,双手的解放也并非没有可能。只是,无论是物理按键的消失,还是双手的解放,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等待更为先进的智能化座舱设计和更全面的无人驾驶技术加持。在智能化普及和优秀人机交互的当下,这种“未来”,已经逐渐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