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对美实施严格的镓、锗、锑、超硬材料及石墨等两用物项出口控制后,中国在全球多种关键材料供应链上的核心地位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借机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
12月23日,美国《新闻周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近乎完全掌控了北约列出的“对盟军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12种关键材料中的7种,这对北约的军事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
北约近期发布的报告详细列出了这12种关键材料,包括铝、铍、钴、镓、锗、石墨、锂、锰、铂、稀土元素、钛和钨,并强调它们对于制造先进国防系统和设备的重要性。
报告强调,这些材料的稳定供应对于北约保持技术优势和作战准备至关重要。一旦供应中断,将直接影响基本国防设备的生产。确定这些关键材料是北约建立更强大、更安全的供应链的重要一步,对盟国的国防和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
最让北约不爽的是,中国在这12种关键材料中占据了7种的绝对主导地位,包括镓、锗、石墨、钨、钛、稀土元素和铝。
镓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的新粮食”,在高性能雷达、5G通信设施、太阳能电池板及高端集成电路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军事上,镓的砷化物(砷化镓)和氮化物(氮化镓)技术是F-35战斗机、E-2D预警机以及美军宙斯盾舰雷达系统的核心组件。
中国对镓材料的控制最明显,占全球产量的98%以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国在这些高端武器装备的生产上高度依赖中国的镓材料。
锗则大多数都用在光纤通信、红外探测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高科技领域。在军事上,锗在红外成像设备中的应用最重要,像AIM-9X导弹、坦克夜视仪和反导拦截系统的焦平面阵列感应器不能离开锗。
石墨的高强度和耐热性使其在主战坦克和护卫舰的生产中占了重要地位。同时,石墨还是直升机、导弹和其他防御平台的电池重要原料。中国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石墨产量,对石墨的出口也实施了严格控制。
除了镓、锗和石墨外,中国还在稀土元素、铝、钨和钛等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上占据主导地位。稀土元素是现代国防技术的基础,包括精确制导武器、隐形平台和先进的通信系统不能离开稀土元素。
中国掌握了全球大部分的稀土元素产量,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担忧。
为了回应美国对华芯片限制,中国去年开始限制对美出口镓、锗和石墨,并于12月3日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这进一步加剧了北约在关键材料供应方面的脆弱性。
美国国防情报公司的报告称,中国对美国关键矿产的出口禁令将影响美军所有军种的武器生产,涉及超过1000个武器系统和2万个零部件。
特别是海军、陆军和空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美国的F-35战斗机原计划换装使用氮化镓T/R组件的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来实现升级,但由于中国禁止对美出口镓及其相关制品,这一升级计划基本宣告失败。
这一禁令不仅让美国的武器生产面临困境,还加剧了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脆弱性。
美国地质调查局警告称,全面出口禁令可能给美国带来重大经济影响,会造成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同时,这也让美国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供应链是极其危险的。
彭博社指出,中国此举开创了禁止他国企业向美国出售产品的先例,此前制裁管制方面的“治外法权”一直是美西方国家的特权。
如果美国铁了心要升级中美贸易争端,咱们也不怕,毕竟咱们手里还有很多王牌,慢慢打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