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AI PC 20战略发布:用AI重构智能硬件、人机交互和跨端生态

  2月26日,荣耀AI PC战略暨MagicBook Pro 14新品发布会在西安举办。发布会上,荣耀正式对外发布全新AI PC 2.0战略,用AI全面重构荣耀笔记本,打造AI内核驱动的智能硬件、AI智能体赋能的人机交互和AI服务流转的跨端生态,引领行业AI PC再进化。发布会上,荣耀宣布笔电调校技术从OS Turbo全面进化为HONOR Turbo X,开启笔电调校新时代。

  依托平台级AI能力,HONOR Turbo X深入到产品芯片底层、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各个层面,实现软硬件自协同的全面调校。HONOR Turbo X让笔记本从轻薄、性能和续航的“不可能三角”全面进化为轻、薄、强、静、优、久的“六边形战士”,在性能、续航、静音、通信、显示、音效六大维度带来极致产品体验,全面引领笔电行业调校法则,成为笔电“调校之王”。

  HONOR Turbo X内置六大核心AI引擎,包括感知、学习、决策、芯片调优、智能调度、场景识别等,通过AI对各个部件和用户场景进行针对性调优,为用户所带来绝佳的使用体验。基于HONOR Turbo X技术,荣耀笔记本迎来通信、视听体验的升级。荣耀LINK Turbo智能识别用户来下载场景,实现手机和PC双通道并发,翻番;3D Lut万级精细化色彩调校,让AI显示效果增强;通过NPU运行算法引擎,AI声纹降噪无惧噪音干扰。

  在AI使能的人机交互层面,YOYO助理进化到2.0版本。依托端侧的荣耀魔法大模型基座,YOYO智能体深度聚焦搜索、阅览、创作、智控四大核心场景,带来更智能、更易用、更开放、更AI的全新交互体验,打造更懂你的AI PC。

  全新升级的荣耀端侧智慧搜索,能够准确的通过关键词和模糊语义直接搜索本机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搜索出来的结果实时显性化,本地文件查找更轻松便捷,怎么想就怎么搜。同时无需连网也可使用,有效保护用户隐私。

  在阅览场景中,YOYO助理2.0从支持荣耀自研类应用,扩大到支持EXCEL、WORD办公以及网页浏览等系统应用场景的实时翻译、问答交互等,实现全局交互一触智达。

  在创作场景中,YOYO助理2.0还新增AI PPT、代码创作等一系列生产力工具,让创作更简单高效。通过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与DeepSeek的开放协同深层次地融合,让荣耀AI PC的智能体验更进一步,实现访问更流畅、问答更高效、编程更简单。

  此外,荣耀手机上大受好评的“一句话的事”AI交互体验也将落地荣耀AI PC,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交流,即可让YOYO助理2.0完成复杂的任务执行,比如硬盘清理、软件卸载、文件发送等,让PC也进入“AI无人驾驶”时代。

  过去四年,荣耀在智慧互联领域持续创新引领。基于MagicRing信任环技术,实现了手机文件拖取、调用手机摄像头、使用电子设备AI快速修图、键鼠共享、通知通话同步等领先的互联体验。

  荣耀MagicRing信任环能力进一步赋能到跨设备生态互联中。荣耀宣布将加入互传联盟,支持信任环跨品牌兼容,让WindowsPC与安卓手机和平板、iPhone、iPad、MacBook之间也能无缝兼容。预计3月份,荣耀MagicBookPro14将实现一键免流量高速分享文件至iPhone。

  发布会上,英特尔公司客户端计算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高嵩上台并表示:在本次新品上双方携手带来了众多系统级体验的优化,包括基于英特尔DTT、HGS和IPF技术,HONOR Turbo X深度优化性能和功耗管理,兼顾高性能和长续航体验;英特尔Wi-Fi和Bluetooth技术助力荣耀MagicRing信任环,让多设备互联更轻松;英特尔还将OpenVINO框架、酷睿Ultra的异构优势运用其中,让全新荣耀YOYO助理更加智能。(张经)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慢慢的变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网络站点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网络站点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块钱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也许会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方法,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24小时解答疑难问题,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DeepSeek+高校”的智慧教学研究场景正在北京部分高校实现。AI浪潮已至,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但AI与教育的融合仍有赖于师生素养提升、技术适应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

  根据美国航天局最新测算结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撞击概率已降至0.004%。美航天局表示,小行星“2024 YR4”不再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它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测试行星防御科研和预警流程。

  26日,全国顶级规模、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财政部办公厅、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冰盖末端,是东南极冰盖的溢流区之一。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问题造成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ECO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联合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