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w+的HMI设计师工业交互就业新方向!

  众多设计岗位中尤为”突出“的高薪岗位,新生设计师起薪1.5W+,有经验的HMI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设计师更是2-7w不等

  又随着这些年工业产品转交互同学渐多,跨专业融合趋势越发强烈,各大高校如港理开设智能系统模块设计与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数字孪生频出。

  虽然HMI设计师不再是什么新名词,但也在焕发新活力。因此康石石想为各位想成为工业交互跨专业的同学提供一条高薪就业途径,一方面了解当前用人市场要求方便各位同学早做规划;另一方面也好让各位有兴趣入行相关行业的同学,了解一下业内动态。

  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也称“人机接口”、“人机界面”。我们在工业中使用HMI来控制和监视设备,通常会以屏幕的形式出现。

  不仅兼顾了交互设计大屏幕的需求,同时也会要求各位同学对多模态交互有一定了解。诸如车辆驾驶环境下,用户使用交互屏幕辅助车驾时,不同于可以倾注高注意力使用的电子设备屏幕状态,需要兼顾驾驶状态于屏幕交互,于是注意力、反馈、使用方式都有更多考究。

  因此设计时对用户体验要求更高,如果是同时具备工业产品与交互背景的同学,面对这一需求更容易上手,也考虑的更全面,很适合有相关跨专业背景同学选择:

  除了多模态设计,HMI近几年也在面对众多挑战。举个很经典的例子,懂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Tesla Model 3,它极具代表性的中控设计,一经上市便成为汽车业内一个颠覆式创新。

  特斯拉精简了物理按键,连仪表盘都去掉了,将所有的一切控制都集中在中控大屏上。这就导致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屏幕越做越大,慢慢的开始影响整个汽车的内饰造型设计了;二个是数字化仪表取代传统仪表盘,那怎么让司机看得方便、更加智能化呢?

  这些装点在汽车内的视觉审美或交互方式,都是需要按照汽车造型的标准来建立的。你得会画线条,懂曲面连续,对人因工程学、音效设计、汽车工程基础都要有所涉猎,才能把活做好。

  HMI交互设计师的高薪也在于此,这些板块,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对我们同学提出的基本技能要求了。所以各位同学,作品集中也最好能涵盖从产品制作到交互页面的整一个流程,并能做精准场景定位去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改良问题,才能顺利入行。

  往前推几年,第一批HMI人才更多来自于互联网人才的溢出,当时有两大事件,分别是:

  互联网大厂裁员潮,与国家两会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所示,下一个十五年,属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于是HMI设计开启第一次转身,即从上文介绍的辅助驾驶车载屏开始随着”智能制造“,甚至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车企投身”无人驾驶“浪潮后,在车辆设计中占据核心定位。

  在那个时期背景下,一个智能化、用起来顺畅舒适的交互设计页在各大车企中都是具有竞争性的技术,与技术一同快马加鞭,共同成为企业抢占自动化驾驶市场第一个席位的资本。

  时过境迁,当初车企们的雄心壮志开始被逐步落实,2024年无人驾驶迎来井喷式大爆发,除了火遍全网的”萝卜快跑“:

  其他产品也在纷纷问世,比如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串串甲壳虫:

  第二次HMI的设计也由此而来。当无人驾驶成为常态,我们又开始步入下一阶段:

  即自2021年首次纳入国家规划的“低空经济”,已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口行业。不仅由北京市提出预计3年内力争将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提升至1000亿元;我国首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低空经济发展司,也开始正式亮相:

  所以对我们同学而言,既然是为未来就业考虑,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面向后续3-5年的就业需求,不仅需要兼顾前面介绍的交互设计、工业产品基本设计思路,还需要学习相关的智能服务、智能硬件设计能力。

  先说学历,我们曾邀请过往工作于长安汽车、小牛,现工作于奇瑞汽车,毕业于美国SCAD、意大利IAAD的Richard为同学们分享,他提到:

  学历这件事真的是越卷越高,尤其是车企这种在工业设计领域一顶一拔尖的行业,他们对应聘者的素质要求自然也是最高的。所以现在不读个硕士博士,不出国留一次学,无论是互联网大公司还是车企行业,都非常容易被淘汰。

  它偏向做用户体验设计,车内外界面的设计还有优化,注重考察的是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懂设计,还要懂用户和运营。

  比如百度智舱体验设计,要求你不仅具备视觉设计工作上的能力,还可以独立完成设计趋势和行业竞品的调研任务,参与用户研究与测试,准确归因提出有效迭代方案。后面这部分工作,如果你只是一个单纯会做UI、VI的人,不太能胜任。

  因此,在选择研究生专业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瞄准HCI、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交互设计或者AI+设计方向进行申请。

  比如人机交互世界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早在2019年就宣布和Argo AI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无人驾驶研究中心。这项研究将涉及许多技术主题,包括智能传感器融合、3D场景理解、城市场景模拟,基于地图的感知、模仿和强化学习、行为预测以及软件验证。

  HCI强校除了卡梅,还有康奈尔、华盛顿、佐治亚理工、加州伯克利、UCL、布里斯托、欧盟EIT等等可选。

  传统的用户研究和用户体验设计专业我就不多讲了。基本上绝大多数综合院校和艺术美院都有开设这类专业。不过有必要注意一下是,这些学校所教授的课程方向其实是不同的。

  比如金匠它就有个专业叫“用户体验工程”,兼具艺术/批判性与科学设计色彩。名字中带“工程”二字,就与纯“设计”略作区别。

  学校的实验室会给大家提供如眼动追踪、心跳电波测试、VR/AR,动作捕捉、还有很多能够测试人身体变化有关数据的仪器,甚至是模拟汽车,给学生用于测试。在追求用户测试数据方面,这个学校很严谨。

  还有AI+交互,领域很广。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伦艺专门在创意计算领域开设的CCI学院,其下就包含众多人工智能+交互设计专业,重点研究创造力、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和数字公民。

  学的都是特别的硬核,比如代码和开发。但是招收学生时不论出身,无论是文科生还是艺术生皆可申请,就比较友善。

  说回求职这边,无论你想申请哪个岗位呢,只要是设计岗位,它就都需要作品集。申请车企类岗位,当你的作品集中出现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等项目时,会为你提供极大的优势。

  一份好的作品集,不但可以用于保研、留学申请,同时在求职就业中也能无往不利。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各位同学想学习怎么样准备一份合格的HMI设计师作品集,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