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促进会发布“ 颠覆时代的科学外交 ”报告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4月14日消息,美国科学促进会发布“ 颠覆时代的科学外交 ”报告。该报告由美国科学促进会与英国皇家学会联合撰写。该报告说明,当前科学外交面临经济竞争、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科技巨头”等非国家行为者崛起的多重挑战。该报告研究包括:科学外交是实现国家或组织外交目标的重要工具;探讨关键参与方的合作前景;科学技术合作中的安全风险,明确科学家与外交官的参与角色、目标;研究科学与外交的关系。

  据欧盟4月14日消息,欧盟宣布暂停对美关税反制措施,为下一阶段谈判留出空间。该暂停令将于布鲁塞尔时间4月15日正式生效。欧盟暂停的反措施总计涉及美国210亿欧元的出口。该决定将欧盟针对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而采取的反制措施暂停最多 90 天,以回应美国将其所谓的互惠关税推迟 90 天。

  据AIbase网4月15日消息,美国OpenAI正式对外发布涵盖了GPT-4.1、GPT-4.1mini和GPT-4.1nano三款子模型的GPT-4.1系列模型。该系列模型通过推理栈优化与提示缓存技术,使系列模型在编程能力、指令理解以及长文本处理等方面的首次响应时间大幅度缩短,全面超越GPT-4o及GPT-4o mini前代模型。具体来看,GPT-4.1在编程场景中代码生成速度较GPT-4o提升40%,同时用户查询成本降低80%,显著优化了开发效率与成本;GPT-4.1mini在多项测试中表现接近甚至超越GPT-4o,延迟降低近50%,成本减少83%;GPT-4.1nano作为轻量化版本,以100万tokens上下文窗口和80.1%的MMLU得分,成为分类与自动补全任务的性价比之选。

  据大半导体网4月15日消息,欧洲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公布了一系列旨在重塑制造布局和调整全球成本基础的公司计划。计划包成本基础调整和制造布局重塑两大方面。一是成本基础调整:预计未来三年内全球将有最多2800名员工自愿离职以及正常的人员流失,以确保2027年底前实现每年节省成本目标在数亿美元级别。二是制造布局重塑:未来三年内将设计并强化互补的生态系统,以实现满负荷运转,并推动技术差异化,以在全世界内竞争,具体包括在法国发展数字技术,在意大利推进模拟和功率技术,在新加坡保障成熟技术。同时,意法半导体表示,2025财年、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投资将侧重于300mm硅片、200mm碳化硅片的先进制造基础设施和技术研发。

  荷兰特温特大学开发出大幅度提高光子质量的新方法,有望使光量子计算机更便宜高效

  据量科网4月15日消息,荷兰特温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与光量子计算机相关的新成果。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在早期阶段纠正错误,仅保留高质量的光子,从而大幅度提高光子的质量。该方法的核心是一个光子量子计算机组件,可以方便地从一堆不完美的光子中提取出单个高质量的光子。这种技术通过直接筛选完美光子,减少了计算所需的光子总数,节省了大量的计算能力,有望使光量子计算机更便宜、更高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物理评论 (Applied Physics Reviews) 期刊。

  据路透社4月14日消息,韩国政府宣布将额外拨款7万亿韩元(约合52亿美元)支持国内重要的芯片制造商。上述额外资金将大多数都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投资于芯片、显示器、电池和生物技术等战略行业的中型企业。自此,韩国政府对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资金支持规模已从去年公布的26万亿韩元增加至33万亿韩元(约合232.5亿美元)。韩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上述措施是为了响应业界政府扩大支持的呼吁,以对冲美国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美国英伟达公司宣布将在美国制造AI超级计算机,并拟投入超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

  据英伟达博客4月14日消息,美国英伟达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正与其制造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并建造首个全流程在美国生产的“超级计算机”。目前,英伟达性能最强的Blackwell AI芯片已在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投产。此外,英伟达在公告中强调,未来四年内,公司将通过与台积电、富士康、纬创资通、Amkor和SPIL合作,在美国生产价值高达5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美国制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满足市场对AI芯片和超级计算机惊人且一直增长的需求,增强我们的供应链,并提升我们的韧性。”

  据国会山4月14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宣布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针对进口药品国家安全调查。调查“涵盖仿制药和非仿制药成品、医疗对策、活性药物成分和关键起始物料等关键投入品及其衍生产品”,并将审查美目前和未来对药品和药物成分的需求、外国供应链在满足美药品需求方面的作用、从少数供应商进口的集中度及相关风险,以及提高国内药品和药物成分产能的可行性等具体问题。

  据路透社4月12日消息,瑞士制药巨头诺华集团Novartis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投入230亿美元,扩建其在美生产基地和研发设施,创下诺华在美投资新纪录。诺华首次将小干扰RNA(siRNA)技术平整引入美国,且投资完成后能够在美国本土生产所有在美销售的关键药物,实现100%本土化供应。

  据UK官网4月14日消息,英国政府宣布投入4560万英镑支持农业创新项目,旨在增加利润、促进粮食生产和保护自然。资金将用于研发生命周期各阶段项目,关切减少农场排放和利用《精准育种法案》带来的新机会。

  据CNF 4月15日消息,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磁约束聚变研究所(CEA-IRFM)已启动SupraFusion PEPR项目。该项目由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CEA)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联合主导,并获得“法国2030”计划提供的7年5000万欧元资金支持。项目旨在加速开发高温超导材料,以应对未来能源与社会挑战,尤其是核聚变能源领域。该项目将围绕3大核心方向展开:开发高温超导体应用所需的关键技术模块;通过建造电磁体示范装置,验证其大规模应用的可靠性;探索颠覆性应用场景,如紧凑型聚变发电站。该项目还确立了5个研究重点,具体包括:REBCO高温超导带材的性能表征与优化;高电流导体开发;超导线圈安全运作保护技术;大型技术示范装置建造;集成高温超导体的紧凑磁约束聚变电站研究。

  中国研究团队使用富勒烯材料和聚合物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能力得到巨大提升

  据中国能源报4月14日消息,中国福建农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将内嵌金属富勒烯与聚合物相结合,在破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能力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实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通过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覆盖富勒烯—聚合物偶联层,该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26.78%,相较于此前的报道有着显著提升,十分接近目前商业化硅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27.81%,然而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却仅为硅太阳能电池的一半左右,显示了这一绿色新能源技术的巨大商业化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

  据Oceannews网4月14日消息,英国劳氏船级社(LR)联合昆士兰船舶设计公司Seatransport和休斯顿能源企业Deployable Energy,共同开发基于微型模块化反应堆(MMR)的海事核能应用方案。该项目核心是为73米长的两栖应急响应舰艇配备2-5座单机容量1兆瓦电(MWE)的MMR核动力系统,使其具备8-10年无需燃料补给的长周期运行能力,并可在港口停泊时为灾区电网供电。作为主导方的LR依托其海事与核能双重领域的技术积累,负责制定全流程质量规范与安全标准,确保该技术满足可保性及可扩展性要求。

  据国际船舶网4月14日消息,法国船级社(BV)发布了《氢燃料船舶规范》,对使用氢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布置、安装、控制和监测提出了要求。BV表示,本规范适用于用于氢气加注、储存、制备、分配和由内燃机或燃料电池发电的船上系统,同时涵盖了相关的安全、监测和控制管理系统以及测试和认证要求。

  据国防邮报4月15日消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成功测试了国产首套30千瓦级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在3.5公里射程内精准击毁移动目标,集成电子战能力与全景光电传感系统,计划未来18个月进行实战化测试。印度军方此前已部署2千瓦激光反无人机系统(射程1公里),现正同步研发300千瓦版本(射程20公里)及小型化方案,以适配海空作战平台。此类定向能武器单次发射成本仅数美元,兼具精确打击与零附带损伤优势,成为应对无人机蜂群战术的关键手段。

  据海鹰资讯4月14日消息,美海军无人航空与打击武器项目执行官斯蒂芬·特德福德少将确认,美海军取消了“高超声速空射进攻性反舰”(HALO)武器项目工程研制(EMD)阶段的招标计划。特德福德表示,“由于预算限制,无法在计划的交付时间内部署新功能”,并表示“美海军致力于投资远程火力以实现国防目标,将第一先考虑升级部署在海军F/A-18战斗机和空军B-1B轰炸机上的现役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LRASM) ”。美国诺格公司高管表示,“高超声速空射进攻性反舰”项目已被搁置。

  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推出基于”星链“手机直连业务,可为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终端提供服务

  据au网站4月12日消息,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推出au Starlink Direct(星链直连)服务,支持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终端。KDDI表示,该项服务可提供短信收发、位置数据共享、海啸报警、瞬时警报( J-Alert)等。目前,该项服务短期内将免费提供。

  据空间瞭望智库4月15日消息,美铯星航天公司(CesiumAstro)获得中国台湾太空中心(TASA)的一份合同,将为台湾首个低轨(LEO)通信卫星星座“超5G”(B5G)提供软件定义无线电空间通信有效载荷和地面用户终端。该合同是台湾构建主权低轨通信基础设施和加速部署本土卫星通信网络的重要里程碑。铯星航天公司将根据合同提供其Vireo空间通信有效载荷,利用Ka频段有源相控阵技术,支持多个独立可控波束、实时可重构性和高吞吐量性能。此外,该公司还将提供Skylark地面终端,以便为多样化任务场景提供弹性用户端连接支持。

  澳大利亚福蒂斯丘金属集团拟建设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为其铁矿石开采提供清洁能源

  据METAL TECH NEWS 4月9日消息,澳大利亚福蒂斯丘金属集团(Fortescue Metals Group)提出了在西澳大利亚建立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场,为其铁矿石开采提供清洁能源。Fortescue提议建造一座规模达644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名为特纳河太阳能中心(Turner River Solar Hub,简称TRSH)。包括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建造变电站以及连接Fortescue能源网络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支线。该项目还涉及服务道路和架空电力走廊,以确保运营可靠性。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发了微型脑传感器,使脑机接口在日常生活中的持续应用成为可能

  据Tech Xplore4月12日消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微型脑传感器,使脑机接口(BCI)在日常生活中的持续应用成为可能。研究人员将最新的微针技术与可穿戴传感器技术相结合制造微针脑机接口无线传感器,有望实现长时间稳定的脑信号检测。该脑机接口插入一种新型、可穿戴的微针脑机接口无线传感器。这种新型无线脑机接口体积极小,可无痛、轻松植入皮肤和毛囊之间,相比传统的凝胶或干电极具有诸多优势。该技术将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通过接近信号源来提高信号质量,并减少不必要的噪音。

  美国Haddy公司开设了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厂,产能达到了同类工厂的16倍

  据VoxelMatters 4月11日消息,美国Haddy公司开设了全球最大的3D打印工厂,将成为美国制造业新时代的象征。该工厂结合了机器人技术、AI制造和完全可回收的材料,能够更快、更清洁地将产品交付到需求地点。其产能达到了同类工厂的16倍,展现了快速、可扩展且高度自适应的未来制造业。工厂的每个机器人的产量比标准系统高出4-6倍;采用100%可回收的可持续材料;并且拥有能够生产从家具和家居建筑部件到国防装备等各种产品的机器人。